重庆市2013年土壤墒情分析
2013年,在全市10个区县的21个墒情监测点开展了土壤墒情监测,对各地区1-12月份0-20cm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变化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发现,今年我市土壤墒情总体反常,春旱、伏旱较常年偏重,发生时间提前:
一、旱情偏重,持续时间偏长,时间提前。
如图所示:3月下旬至4月上旬,渝西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春旱,持续15天左右,表现在土壤(0-20cm)平均相对含水量不足50%,旱情造成水稻、玉米等作物播种时间相对延迟。夏季高温明显, 7月下旬到8月下旬,全市普遍出现了25~35天的中等偏重伏旱,局部达35天以上,时间提前15天左右,干旱程度较去年偏重,主要表现在0-20cm土壤墒情整体不足,各地区平均相对含水量在50%- 60%之间;旱情在8月中旬达到高峰,8月12日土壤墒情监测结果显示,渝西地区最低监测值仅为29.4%,渝中地区最低监测值也不足45%,由于旱情发生时间偏早,大部地区水稻正处在灌浆期,局部旱情严重地区水稻产量受到了较为不利影响。
二、汛期旱涝交替。
汛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,5-7月份,我市共出现4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,其中有3次引发洪涝灾害,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达70余万亩,灾情主要集中在西部大部及中东部局部地区。
三、区域差异明显
渝东南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普遍高于其它区域;3月中旬至4月下旬,渝西地区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其它地区,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春旱;伏旱期间,渝西地区旱情也较其它地区严重,这与常年情况基本吻合。所以渝西地区仍然是我市发展农业节水抗旱的重点区域。